青岛地处太平洋西岸、中国东部山东半岛南端黄海之滨。总面积1128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904.6万人。其中,市区面积329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87.6万人。青岛为海滨丘陵城市,属温带季风气候,冬暖夏凉,湿润宜人,市区常年平均气温13℃,平均降水量662毫米。青岛海洋资源丰富,海域面积1.22万平方公里,海岸线(含所属海岛岸线)总长817公里。海岛69个,海岛总面积13.8万平方公里。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先后被国家列为经济中心城市、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城市和副省级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城市特色。2014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8692.1亿元,比上年增长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895.2亿元,增长13.5%;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268.8亿元,增长12.6%;外贸进出口总额799亿美元,增长2.5%;实际到账外资金额60.8亿美元,增长10.2%。
开放城市,兼容并包。青岛拥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港区和两个经济技术开发区、两个出口加工区等国家级园区,获国家批准为财富管理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西海岸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青岛保税港区获批汽车整车进口口岸。青岛还是国家船舶出口基地和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青岛与世界216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与64个国外城市缔结友城关系,与20多个国外城市建立经济合作伙伴关系。韩国、日本、泰国在青岛设立总领事馆,1800多家海外商社、公司在青岛常设办事机构,常驻外国人10万多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48亿美元,引进119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投资236个项目。获得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评选的“中国最佳商务城市”。获得世界银行中国投资环境“金牌城市”称号。青岛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走出去”,共在86个国家投资了769个项目,总投资额55.1亿美元。
港口城市,运输业发达。青岛港始建于1892年,经百余年的发展,初步形成青岛邮轮母港区、黄岛油港区、前湾港区和董家口港区,建有国内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与世界150个国家和地区的45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青岛港口年吞吐量达到4.8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600万标准箱,位居世界港口第七位。青岛口岸年外贸进出口达到1651亿美元。空港拥有国内航线111条,国际航线17条,港澳台地区航线5条,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641万人次,航空货邮吞吐量达到20.4万吨。按国际4F标准规划设计的胶州新机场今年开工建设,2025年青岛空港旅客吞吐能力将达到3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提高到50万吨。作为全国重要的通信枢纽城市,中美、中韩海底光缆均在青岛登陆,是国家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
品牌城市,制造业基础雄厚。20世纪六十年代,青岛的橡胶、啤酒饮料、纺织轻工等产品有较高知名度。目前已发展形成电子电器、汽车机车、石油化工、纺织服装等十条千亿级产业链,青岛孕育了海尔、青啤、海信、南车四方等一批知名企业和品牌,拥有中国驰名商标82件,被誉为中国品牌之都。海尔集团荣获首届中国质量奖、海信集团获提名奖。青岛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称号。
海洋科研领域全国领先。作为中国海洋科研和教育中心,青岛海洋科技创新综合能力居全国之首。拥有全国30%的海洋科研机构,集聚着40%的高层次海洋科研人员和海洋领域院士,承担着50%的国家重点海洋科研项目。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青岛国家海洋科研中心水产种苗产业化基地,国家深海基地等一批重量级海洋项目落户青岛,中国五次海水养殖产业浪潮(海带、对虾、扇贝、鱼类、海珍品)均起源于青岛。2014年海洋生产总值达到1751亿元,占全市GDP比重20.2%。
风景秀丽,文化旅游城市。青岛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文明城市。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超过6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一年一度的青岛国际啤酒节、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等正在成为国际知名展会。青岛国际啤酒节被亚洲会展节事财富论坛评为“中国十大节庆品牌”之首。2008年,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帆船比赛。每年举办国际帆船周,已成为亚洲举办国际帆船赛事最多的城市之一。2014年成功举办世界园艺博览会。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贸易部长会议和高官会议在青岛举办。
当前,青岛正在抢抓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战略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机遇,坚持以世界眼光谋划未来、以国际标准提升工作、以本土优势彰显特色,率先科学发展、实现蓝色跨越,加快建设宜居幸福的现代化国际城市。
在开放战略上,市委市政府发布了《关于实施“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若干意见》及《青岛市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纲要(2013-2020年)》。建立国际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城市合作机制,启动设立新加坡、韩国釜山、美国旧金山等8个境外青岛工商中心,积极申办青岛自由贸易港区。
政策扶持,区位优势大。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规划中,青岛被确定为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的“双定位”城市,将规划建设“一带一路”双向开放桥头堡、经贸合作枢纽、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综合保障服务基地等“四大功能载体”。2014年12月,青岛多式联运海关监管中心获国家批准正式启动运行,将统筹海运、陆运、空运、铁路运输等运输功能,实现“一带”与“一路”在青岛的联通融合,在亚欧非大陆发挥辐射连通南北、面向印度洋、太平洋的战略作用。青岛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的龙头城市。下一步我市将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快推进双向投资贸易合作,缔结一批经济合作伙伴城市,打造一批跨境贸易互联互通区域合作载体,推进一批双向投资贸易重点项目,建设一批境外经贸合作园区。力争用五年时间,青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规模在目前基础上增加100亿美元达到500亿美元,累计吸引外资规模在目前基础上增加100亿美元达到340亿美元,累计对外投资规模在目前基础上翻两番达到10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