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海洋生产总值去年突破1万亿元,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这两大国家级战略的带动效应不断显现。这是记者29日从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上获得的信息。
会上透露的数据显示,2013年蓝黄“两区”实现生产总值28015亿元,比2010年增长36.5%,年均增速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蓝黄‘两区’正呈现出战略效应集中释放、综合实力快速提升和发展格局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张务锋说。
近年来,蓝色经济的快速发展已成为山东经济转型升级的新亮点。据张务锋介绍,目前山东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已基本建立,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的海洋优势产业集群达到131个,海洋装备制造、海洋生物等5大主导产业全国领先。2013年山东海洋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长41.4%,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7.6%提高到18.3%。
在蓝色经济快速发展同时,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也展现出大开发、大发展的态势,在一些“年轻”港区表现得尤为明显。据了解,仅东营、滨州、潍北、莱州四大临港产业区就已进驻中海油等企业1300多家。
“东营港经济开发区总投资已超过1000亿元,生产总值比2009年翻了4番,财政收入增长了10倍。”东营市委书记刘士合说,目前正推进东营港15万吨深水码头前期工作,投资39亿元的疏港铁路近期已开工,2020年东营港将建成亿吨大港。
此外,蓝黄“两区”的生态环境也不断得到治理和改善。张务锋说,目前山东入海河流水质明显改善,海河、小清河、半岛三大流域主要河流化学需氧量、氨氮平均浓度比2010年分别下降24%和45%;海河流域治污连续5次在国家考核中名列第一。
据了解,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于2011年1月获国务院批复,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于2009年11月获国务院批复,是我国最后一个待开发的大河三角洲。